《济宁市市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一、出台《办法》的必要性、政策依据和起草过程、征求意见情况
事前绩效评估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完善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我们按照中央改革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同时充分吸收近年来预算评审相关有益经验,研究起草了《济宁市市级政策和项目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初稿。会同预算科商讨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局相关科室、单位的意见,并根据征求意见情况作了修改完善。
二、《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6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明确了《办法》适用范围、绩效评估应当遵循的原则和绩效评估的依据。同时,界定了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的职责分工:财政部门负责拟定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指导、督促市级部门单位实施绩效评估;对市级部门单位实施的绩效评估进行审核;视工作需要组织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估;加强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的结合运用。预算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绩效评估实施细则;开展本部门新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估;依据绩效评估结果完善项目库入库管理;依据绩效评估结果编制、申请预算;配合财政部门做好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估有关工作。
(二)绩效评估的对象、分类和主要内容。绩效评估的对象是市级拟新出台通过预算资金安排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包括:新设立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因实施内容、标准等发生重大调整,拟申请新增市级预算资金的既有政策和项目(不包括中央、省统一部署调整的政策);在既有专项资金规模内新增政策任务;到期申请延续执行的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估按实施主体不同,分为部门单位绩效评估和财政绩效评估;按评估对象不同,分为政策绩效评估和项目绩效评估。政策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设立必要性、政策目标合理性、政策实施可持续性、政策资金合规性、政策时效性等。项目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立项必要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投入经济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
(三)绩效评估的方式、方法。绩效评估的方式包括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座谈会商等;绩效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文献法等。
(四)绩效评估的程序。主要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报告撰写等环节。
(五)绩效评估结果及应用。绩效评估结果包括评估结论和评估得分两部分。评估结论分为建议予以支持、建议调整完善后予以支持和不予支持三种。市级部门单位将绩效评估结果为予以支持的政策和项目纳入部门项目库,采取成熟一批报送一批的方式,报送财政项目库,为年度预算编制做好储备。市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新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预算审核,对未提供绩效评估报告的,不予纳入财政项目库,不得安排预算;对论证不充分、无法有效支撑评估结论、建议调整完善后予以支持的政策和项目,市财政部门应当出具审核意见后予以退回,部门单位按要求调整完善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不再受理;对审核认定同意纳入财政项目库的政策和项目,在年度预算安排时予以统筹考虑。
(六)附则。明确市级涉农资金预算绩效评估,按照省、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有关规定执行等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