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实现全覆盖
县级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是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县级财政管理水平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济宁财政积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实践,先后入选全省县级财政运行评价试点市、省对市财政运行评价试点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县域财政运行“健康指数”,近期组织对任城区、邹城市开展了县级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实现县级评价“全覆盖”。
一是优化指标设置。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从财政收入组织、预算规范管理、财政运行成效等5个维度,设置12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区间赋分法等评分标准,将县级财政运行现状和发展趋势细化分解成量化、可衡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狠抓评价质量。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任务清单内容,通过深入座谈、查看资料、计算复核,横向对标、纵向对比,多方面、多角度综合分析财政运行成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客观反映县级财政运行状况和管理水平,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提出建议可行。
三是强化结果应用。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被评价县市区,督促做好问题整改,补齐短板,提高财政运行总体效率。及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机制。
(市财政绩效评价中心:刘国星)